推荐 贷款股票基金理财保险
排序方式 热门 新发布 新回复
四大行红包“到账”超1500亿!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A(006809)今日十大权重股集体上涨 截至10:18,A股三大指数齐涨,深成指、创业板指涨超1%,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A(006809)今日十大权重股集体上涨,汇丰控股、招商银行、恒生银行涨超1%,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个股跟涨。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14日,已有14家上市银行中期分红实施完毕,金额共计约1951亿元。今年1月份以来,国有大行陆续派发中期现金分红,截至目前已有4家大行红包“到账”,金额达1557.45亿元。



中信证券表示,在重估银行信用风险资产背景下,假设的条件是“好于交易估值隐含预期”的现实继续演绎,叠加保险、被动、主动等机构配置行为的积极影响,因此预计2025年上半年银行股仍有确定较强的回报行情。



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的股息率高达7.37%。



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A(006809)业绩比较标准为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收益率(使用估值汇率折算)*95%+金融机构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税后)*5%。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的银行股作为样本股,其成份股数量及权重都相对集中,成分股仅20只。前五大权重股汇丰控股、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招商银行占了60%以上的权重。



相关产品:

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A(006809)

泰康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C(006810)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6
热点解读:AI 赋能与巨头布局,机器人产业催化不断 热点解读:AI 赋能与巨头布局,机器人产业催化不断

1、 热点事件

2025年1月7-10日,AI为核心主题的CES2025在拉斯维加斯举行,众多国内外机器人厂商携产品亮相,宇树科技样机首日售罄,国内银河通用、速腾聚创等受海外关注,黄仁勋演讲时近半人形机器人来自中国,同时速腾聚创等激光雷达厂商转向该赛道。期间,黄仁勋宣布NVIDIA推出Cosmos世界基础模型及Isaac GR00T Blueprint,助力机器人研发。1月9日,马斯克表示若Optimus进展顺利,2026年产量将大幅增长,2027年再增10倍。1月11日,OpenAI重启机器人项目,将开发配备定制传感器的机器人,由内部AI模型支持。在二级市场上,我们推荐关注机器人ETF(562500)及其联接基金(018344/018345)、人工智能AIETF(515070)及其联接基金(008585/008586/021580)、机床ETF(159663)及其联接基金(017573/017574)等机器人板块投资机会。

二、热点点评

1、众多人形机器人产品亮相CES2025大会

2025年1月7日至10日,CES2025在拉斯维加斯召开,AI成为核心主题,活动现场国内外众多机器人厂商携自家产品亮相。宇树科技展台的样机在展会第一天全部售罄,其四足机器人的全球市场占比达60%-70%,在海外市场售价2000美元起,机器人的售价16000美元起步。国内机器人厂商如银河通用、速腾聚创等在CES现场收到诸多海外客户询问。黄仁勋演讲时,同台 14 台人形机器人近半来自中国,像银河通用的 Galbot 能提供零售服务。众多人形机器人的展示,表明其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加速融入生活各领域。同时,速腾聚创、禾赛科技等激光雷达厂商也转向机器人赛道,速腾聚创相关技术成果及人形机器人在 CES 展出。

image

在CES2025大会上,黄仁勋宣布NVIDIA推出第一批Cosmos世界基础模型,用于基于物理的仿真和合成数据生成,配备先进的tokenizer、护栏、加速数据处理和管理工作流,以及模型定制和优化框架。机器人公司1X、Agility Robotics和小鹏汽车已经在与Cosmos协作,加速并增强模型开发。同时,NVIDIA正式推出用于合成运动生成的Isaac GR00T Blueprint,可帮助开发者生成海量的合成运动数据,以便通过模仿学习来训练人形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需要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的协同创新和突破。2023年11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为机器人关键技术攻关指明了方向。。NVIDIA在CES 2025上推出的内含生成世界基础模型的Cosmos平台可望成为人型机器人LLM重要的市场动能。根据TrendForce,随着人型机器人迈向高度系统整合,并有望从工业场景走进家庭生活,前端的AI模型训练将更为关键,以满足更多后端理解与互动需求,预估全球机器人大型语言模型,有望于2028年超越1000亿美元。

image

2、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量产渐近。

2024年10月11日上午,特斯拉召开特斯拉“WE,ROBOT”发布会,Optimus 在外观设计、行走、抓取、握持等执行任务的能力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模拟人类日常活动时表现得也更为自然,与嘉宾互动、猜拳、合照,甚至还为嘉宾提供饮品、甜点、表演舞蹈,精准拿捏物品,整体更加像人。马斯克在会上表示,按规模生产的Optimus机器人成本将在2万美元至3万美元之间,将来可以照顾孩子、遛狗、修剪草坪、购物、端咖啡等,全球80亿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一个。11月28日,特斯拉发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Gen2最新视频,视频中Optimus稳稳地接住迎面抛来的网球并放下,手指可相对灵活地弯曲,灵巧手增加至22个自由度,更贴近具有27个自由度的人类手。2025年1月9日,马斯克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Optimus今年一切进展顺利,2026年的产量将增加10倍至5万到10万台,2027年,Optimus的产量将再增加10倍。

系统性降本的能力+车端工具的复用能力助力特斯拉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特斯拉在汽车制造领域就表现出了强大的系统性降本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实现了整车成本的持续下降,如一体化压铸、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4680电池、纯视觉自动驾驶方案和48V低压电架构等。特斯拉在车端已经形成了非常多的软硬件能力,如动力电池、自动驾驶硬件(如AI超级计算机Dojo)、自动驾驶软件(如自动驾驶算法)和汽车模拟分析能力,而这些能力可以直接快速复用到机器人领域,并且得益于车端成熟供应链的加持,均将加速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落地。

量产通常会带来规模经济效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有望降低其生产成本。随着特斯拉在生产工艺、零部件采购等方面的优化和创新,以及产业链的成熟,可能会促使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下降。较低的生产成本将使更多的企业和用户能够承受人形机器人的价格,从而扩大市场需求和市场规模。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2024年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市场规模预计为10.17亿美元,2030年将有望提升至151.42亿美元,CAGR达到56.85%;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有望从2024年的1.19万台增加至2030年的60.57万台,CAGR为92.5%。

image

3、OpenAI重启机器人项目并开始人才招聘

具身智能是能够使人工智能脱离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发生交互的唯一方式,对如果智能意义深远。人形机器人的外观和行为与人高度相似,能适应人类生存环境、使用人类的生产工具,是具身智能最理想的载体。OpenAI早期就专注于研发机器人,2017年在官网宣称其已经创建了一个机器人系统,完全在模拟环境中进行训练,并部署在实体机器人上。这一系统在看到一项新任务被完成一次后,就能够学会这项新任务。2018年更是训练了一只类似人类的机械手,以前所未有的灵活性操纵实物。但2020年公司由于缺乏足够训练数据,暂停了机器人项目,转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

OpenAI将开发配备定制传感器的机器人并开始人才招新。当地时间1月11日,OpenAI硬件部门总监Caitlin Kalinowski透露,OpenAI将开发配备定制传感器的机器人,并发布了相关招聘信息。招聘信息显示,OpenAI的机器人团队将专注于研发“通用”、“自适应”、“多功能”机器人,使其能够在动态的真实世界中像人类一样运行。OpenAI计划为其机器人创建新的传感器和计算元件,并由公司内部开发的AI模型提供支持。

image

4、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发展前景广阔

在 AI 技术与特斯拉强大研发能力推动下,人形机器人量产加速,现处于商业化初期。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了多个关键环节,从上游的核心组件到下游的应用场景。上游核心零部件包括无框力矩电机、空心杯电机、传感器、专用芯片等,这些零部件和软件系统的质量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性能和稳定性;中游为机器人本体制造,包括设计、制造、测试三大环节,这三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人形机器人的最终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下游为人形机器人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制造、仓储物流、医疗服务、商业服务以及家庭使用等,这些应用场景对机器人的功能性、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不仅推动了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创新,也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高效、更智能的解决方案。

根据Tesla AI Day的预测数据,以特斯拉Optimus为例,2023 年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价值量排名为无框力矩电机(21%)、减速器(16%)、力传感器(16%)、丝杠(14%)、空心杯电机(4%)、惯导imu(1%)和其他(28%)。从单机价值量占比来看,无框力矩电机、减速器和力传感器价值量占比较高,这些核心零部件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整体表现和应用潜力。

image

无框力矩电机凭借体积小巧、结构紧凑、质量轻、转动惯量低、启动电压与空载电流小等特性,在打造轻量化机器人关节方面优势显著。据觅途咨询,其广泛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线性与旋转执行器,像特斯拉 Optimus 便搭载 28 个。因应用场景特殊多样,无框力矩电机定制需求强烈,这要求供应商兼具深厚技术研发实力与高效定制量产能力。2023 年中国无框力矩电机市场规模约 2 亿元,鉴于机器人产业尤其人形机器人领域的迅猛发展,其需求持续攀升,预计未来市场规模将高速增长。

image

国内无框力矩电机起步较晚,海外龙头公司包括 TQ Robodrive(德国)、Kollmorgen(美国)、Allied motion(美国)、Aerotech(美国)、Parker(美国)等。从产品维度审视,外资企业在性能表现以及电磁封装尺寸优化方面领先于本土企业;然而,在定制化解决方案的提供以及成本把控上,本土企业则具备显著优势。当下,国内主流协作机器人企业的无框力矩电机产品多采用定制模式,合泰科技、大族等专注特种电机制造的企业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依据觅途咨询数据,闻泰科技与大族电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分别达 16% 与 12% ,凸显出本土企业在特定优势驱动下于国内市场的强劲竞争力。

image

三、相关产品:

1、机器人ETF(562500)及其联接基金(018344/018345):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机器人指数,中证机器人指数是选取系统方案商、数字化车间与生产线系统集成商、自动化设备制造商、自动化零部件商以及其他相关公司作为样本股,以反映机器人产业相关股票的走势。指数权重主要集中于申万二级行业的自动化设备(43.34%)、软件开发(10.64%)、小家电(10.34%)等板块。近期,人人形机器人概念引发广泛关注,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攀升,大量活跃资金踊跃进场。

2、人工智能AIETF(515070)及其联接基金(008585/008586/021580):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选取为人工智能提供基础资源、技术以及应用支持的公司中选取代表性公司作为样本股,反映人工智能主题公司的整体表现。

3、机床ETF(159663)及其联接基金(017573/017574):本基金跟踪的标的指数为中证机床指数,中证机床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机床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和服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机床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6
港股医药全线拉升!恒生医药涨近2% 港股医药板块全线上涨,方舟健客、再鼎医药、宜明昂科、微创医疗等领涨。截至10:00,在恒生医药ETF(159892)50只持仓股中,超9成上涨。

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4%左右;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

兴业证券认为,医药行业增长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不变,当前板块处于历史低位。关注具备较好成长性和产业逻辑的细分领域。



恒生医药ETF联接(A类:016970,C类:016971)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6
AI芯片禁令升级!芯片ETF盘中跳水跌1.80%,寒武纪-U下跌12.57% 1月16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盘中上涨0.62%,贵金属、教育、工程机械等板块涨幅靠前,半导体、电脑硬件跌幅居前。芯片板块盘中跳水,截至9:57,芯片ETF(159995)下跌1.80%,其成分股寒武纪-U下跌12.57%,海光信息下跌7.61%,瑞芯微下跌5.33%。部分个股活跃,北方华创上涨2.54%,华海清科上涨2.29%。

image

当地时间1月13日,美国白宫网站正式发布了此前报道的AI芯片禁令:《人工智能扩散临时最终规则》。该规则简化了大小型芯片订单的授权许可,进一步巩固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地位。

华安证券表示,美国AI芯片禁令的实施将对全球AI芯片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等受限制的国家和地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在不断加码的半导体制裁措施下,自主可控成为大势所趋。

资料显示,芯片ETF(159995)跟踪国证芯片指数,30只成分股集合A股芯片产业中材料、设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龙头企业,其中包括中芯国际、寒武纪、长电科技、北方华创等。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6
春节效应来了?A500指数ETF(560610)涨逾1.3%,历史数据显示A股节前上涨概率超8成 1月16日,三大股指大幅高开,点燃节前市场情绪,盘面上小红书概念、电子商务、华为概念走高。中证A500指数涨逾1%,成份股中恒立液压涨停,软通动力涨逾14%,科大讯飞、亿联网络、润和软件、汤姆猫、中芯国际、同花顺等股涨逾3%。

代表ETF方面,A500指数ETF(560610)早盘高开高走,截至发文涨幅1.30%,成交额近8000万元。



历史数据统计显示,A股节前红盘概率或较高。自2004年以来的21年间,上证指数在春节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益率为1.8%。其中,只有2014年、2018年、2020年、2022年四个年头为负,整体看红盘概率超8成,存在较为明显的日历效应。



进一步细化到行业上看,根据国泰君安统计数据,以国防军工、美容护理、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和电力设备板块在春节前夕进入前五名的概率最大,分别为 54%、41%、36%、33%、32%。



综合来看,春节前后市场上行概率相对较高。具体或可考虑A500指数ETF(560610)这样的均衡指数进行布局。

从组合配置的角度看,A500指数成分股的2025年一致预期盈利增速高于上证50 、沪深300 ,和中证800 基本相当,且估值水平处在历史相对低位;叠加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政策对市场风险偏好的抬升作用,具备较好的配置价值。

且由于相比沪深300指数,A500的样本数量更多、分布更广泛,超额收益的挖掘潜力也更高。长期来看,以A500为底仓,叠加战术性配置红利资产或科技板块,有望进一步改善组合风险收益的空间。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6
港股关键指数集体高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 1月16日早盘,恒生指数开盘涨0.88%报19454.92点,恒生科技指数涨1.37%,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涨0.92%。网易开盘涨超4%,领涨蓝筹股,紫金矿业、联想集团等涨幅靠前。



港股市场整体来看,有色、能源、科技、医药等涨幅相对靠前;恒生ETF(159920)、恒生科技指数ETF(513180)盘中均涨超1%。



华泰证券表示,南向和逆势资金加码港股。外资对港股配置力度降至2020年以来低位;南向抢筹积极,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港股规模创2021年3月以来新高。



恒生ETF联接A/C:000071/006381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6
跨年行情即将开启,今年的春节档有何看头?影视ETF(159855)跟踪指数今日盘中上行。奥飞娱乐,引力传媒涨停。影视ETF(159855)关注度较高 1月15日,影视ETF(159855)在大盘涨幅中领先,最高涨幅1%。盘面上,引力传媒,天下秀等多只股票涨停。歌华有线跟涨。影视ETF(159855)关注度较高,换手率超10%。



西南证券指出,影视方面,多部电影定档元旦、春节、寒假、跨年等重要档期,有望迎来新一轮票房小高潮。AIGC方面,启元重症大模型试点ICU应用;谷歌测试Glic AI功能;韩国通过《AI框架法案》,推进人工智能治理与生态建设;字节跳动大手笔投入AI领域;比亚迪成立未来实验室研究人工智能领域。当前时段,可适当配置关注影视产业的影视ETF(159855)。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5
绝地反击,半导体设备ETF收复20日均线 经历连续震荡回调后,昨日A股市场全线反攻,三大股指齐创开年最大单日涨幅。

交易情绪方面,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35万亿元,再度站上万亿体量,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3843亿。

行业板块方面,罕见全线上涨,其中半导体板块表现尤为突出。相关ETF——半导体设备ETF(561980)截至收盘涨超4%,当日连续突破5日、10日、20日均线,市场回暖时其高弹性尽显。



总体来看,市场经历此前的回调或已逐步释放了风险,这种超跌反弹也在意料之中。而从昨天的技术面和情绪面来看,短期上涨趋势或已经确立,也就是说这波反弹预计还将持续一段时间,意味着短期或依旧可以博弈半导体高弹性带来的收益。

此外,本月川普上任时间日益临近,从昨日的盘面上也能看到,自主可控,国产替代已开始提前表现。软件、云计算、半导体等自主可控行业备受资金关注,预计也将再度掀起一波国产替代投资热潮。

而半导体作为科技和自主可控的核心领域,尤其是国产替代最为紧迫的上游半导体设备与材料领域,预计在接下来行情中,半导体设备或将展现出更高的弹性,值得重点布局。

以上提到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紧密跟踪中证半导指数。该指数主要聚焦40只半导体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链公司,前十大成份股覆盖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中芯国际、海光信息、韦尔股份、华海清科、拓荆科技、南大光电、沪硅产业、长川科技等公司,合计占比超76%,指数集中度相对较高。



而且从市场反弹行情所表现的弹性来看,无论是上一波反弹行情还是上一轮半导体周期来看,中证半导指数的弹性都是较高的,超过其它同类半导体指数,能助力投资者更好的把握半导体反弹行情,配置价值凸显。场外可通过联接基金(A:020464;C:020465)进行布局。



发文: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5
A股调整结束了吗?进攻还是防守? 在经过一周多的调整后,A股于昨日大幅上涨,市场的情绪一下子活跃了起来,虽然今天小幅低开,但整体趋向于横盘向上,上证指数盘中几度收红。



那么问题来了,这波调整是结束了吗?现在A股该如何操作?

首先,A股向下的空间已然有限。

A股这一波调整开始前,市场中就有很多机构给出了大致的回调空间,底线就是补完3087左右的缺口,现在看虽然并没有走到这一步,但也差不多了。

当然,这个技术面上的“底线”也并不是“拍脑袋”出来的,有着一定的逻辑:

一、3087后,向下就是3000点了,这个位置在A股股民心中可以说是重要的“心理防线”,如若再次濒临,市场“9.24”以来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人气以及情绪可能就要功亏一篑;

2、 “9.24”之后,上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托底市场,货币、财政齐上阵,尽力的回应了市场关切,就连外资都对A股的态度趋向改善,比如高盛就分析称2025年A股仍有20%上涨空间。此外,上面也在极力的呼吁长期资金、耐心资本入市,汇金、险资等的布局,对A股也形成了有力的支撑。

总而言之,在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不断加码、市场情绪改善等等利好因素的加持下,A股向下的空间颇为有限。

那么,在这个条件几乎确定的前提下,我们对于A股未来的表现,或许就可以乐观一些,体现在操作上,也就是逢低布局建仓。

何况,A股有着明显的“日历效应”,在春节前后以及一季度,通常都会有一波行情;并且,1月20日,外围最大的不确定性落地后,我国的政策空间也将被打开,一些降准、财政扩张等政策或有望在3月重磅会议前后落地。

那么该选什么标的布局呢?我自己挑的是跟踪A500指数的A500指数ETF(560610),其不仅具有明显的龙头效应,有望在经济复苏时率先反应、积累投资收益,还能通过均衡分散的配置为我们增强持有体验。

在2025年这个向上的确定性较强,但在宏观干扰下波动率同样可能增强的年份,借到这样的宽基进行布局,或许能让我们更加安心。

作者:钱袋侦探社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5
把握春节“红包行情”,借“反弹先锋”上车! 1月14日,A股市场迎来全线大涨,创业板指更是强势上扬近5%,成功重返2000点大关。

从技术形态看,昨日市场在重要支撑位发起猛烈反攻,较大概率或是市场开启中短期反弹的显著信号。沪指3300点附近或将成为短期关键拐点,整体上的拐点还需要在进行2至3个交易日的观察。



从情绪面上来看,A股成交额在昨日也回升至万亿水平之上,沪深两市合计成交 1.35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放量3843亿,市场参与者的交易热情被点燃,资金的积极涌入为市场的反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作为A股传统的“日历行情”,春节假期前夕常常是市场表现活跃的时期。每逢春节假期前夕,受益于资金面宽松、消费旺季以及部分业绩高增的上市公司披露年报等因素,市场常会迎来一段“亮眼”行情。目前,距离即将到来的春节假期仅剩不到10个交易日,加之市场行情正逐步回暖,投资者开始关注今年的“红包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等知名机构纷纷发布研报,对中国资产表达了积极看涨的态度。其中,高盛维持对中国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而摩根大通更是明确指出,中国股市预计将在1月底前后迎来逆转。

在这波上涨行情中,如何捕捉机遇,提前布局具有潜力的资产?

随着市场回暖,投资者风险偏好提升,资金更偏向于去追逐更具进攻性的成长股或其他高弹性资产,而创大盘ETF(SZ159991)或是个较为理想的投资标的。

在市场风险偏好明显好转时,由于其高弹性特点,更受资金青睐,表现通常优于市场整体。例如,在2024年9月中下旬以来的市场快速反弹行情中,创大盘ETF表现强劲,成为市场反弹的先锋,其20CM的涨跌限制也是其能获取更高收益的亮点。

此外,创大盘ETF(159991)跟踪的创业大盘指数主要集中在电力设备、医药生物、电子等新兴行业,代表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方向,具有较高的成长潜力和长期投资价值。同时,创业大盘指数剔除了基本面和股票流动性差、质押和商誉占比高的公司,选取50家基本面良好、流动性强的大市值股票作为样本股。这样的筛选机制有助于排除潜在的“雷区”,降低投资风险。值得重点布局。

发文:ETF红旗手
阅读全文
0 0
2025-01-15
<
40
41
42
43
44
>
跳至
确定
Baidu
map